编者按
今年以来,濮阳县法院持续深化“人大+法院”联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特点和优势,激发法院工作发展新动能。通过“监督+参与+赋能”多元模式,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座谈交流、见证执行、旁听庭审等,让代表从“监督者”转变为“参与者”,与法院协同发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近日,濮阳县法院坝头法庭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通过网上法庭、法官释法、代表明理,成功化解了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最终在人大代表的见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实现权益共赢 。
基本案情
王某受濮阳县某运输公司委托运输货物,王某完成运输工作后,经双方结算,运输公司尚欠王某运输费3.05万元,王某多次向运输公司催要无果后,将运输公司诉至法院。
联动发力 按下矛盾纠纷化解“快捷键”
承办法官收到当事人诉讼材料后,发现该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通过调解方式处理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特邀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县人大代表共同参与案件调解。
考虑到原告王某正在外地进行运输工作,此次调解采用“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精准厘清案件事实,明确双方法律关系,向当事人详细阐释相关法律规定及诉讼风险;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从情理角度疏导双方情绪,与法官形成“代表说理、法官释法”的联动合力,助力找准纠纷化解的平衡点。
倾力调解 按下互谅互让解纷“加速键”
经过法官与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放下分歧,当庭达成调解协议。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体现了人大代表和司法工作对市场主体的保护与关怀,不仅切实维护了运输从业者与企业的合法权益,更以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为辖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为濮阳县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基层治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