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中,如何破解效率难题,让公平正义加速抵达?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活动,濮阳县法院以“以有解思维 做实效率变革”为主题开展【思想论坛】,旨在打破思维壁垒,交流宝贵经验,激发创新潜能,汇聚前进动力。各党支部积极响应,以丰富的审判实践为基,深入剖析审判实践难题,探寻破局良方。现特将各党支部先进发言整理刊发,望全院干警能够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互学互鉴,把有解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以实际行动提升司法效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高效落实。
第五党支部第五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会议围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金融借款合同等案件的审理展开,就如何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要求,要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为我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马传聪
有解思维,本质是积极探寻路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坚信一切司法难题都存在解法。这种思维的转变,促使法院干警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出击,从抱怨困难转为钻研破局之策,激发创新活力,挖掘司法潜力。要让“有解思维”真正落地生根,还需我们持续努力。一方面,加强团队协作,汇聚集体智慧攻克难题,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讨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定期复盘总结,从成功案例中提炼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解思维” 是我们在司法道路上的有力武器,它带来的有效变革正在重塑法院工作格局。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念,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书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李 晨
目前,司法改革持续深化,有解思维为法院工作的突破与发展指明方向,推动着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变革。一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工作习惯,要通过学习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工作推动的能力。二要讲团结,做好分工协作的表率。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队中每个干警都要同心、同向、同步,真正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三要讲奉献,做好勇于担当的表率。司法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对待。要学会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
李月伟
“有解思维” 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更是实实在在推动工作变革、提升司法效能的“秘密武器”。“有解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破难攻坚的思维模式,坚信问题皆有解决之道。要坚持不断学习。立足本职工作,加强对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学习,提升法律专业素养,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从一句话、一个细节做起,做到文明接访、礼貌接访,严格遵守司法程序,保证在维护司法公正权威的同时也避免当事人饱受诉累。有解思维为法院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我们都养成有解思维的习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六党支部第六支部围绕行政庭工作实际,组织召开“以有解思维 做事效率提升”主题党员大会。会议聚焦行政诉讼案件质效提升、司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核心工作,与会党员从立案审查、庭审规范、文书说理、判后答疑等环节提出优化建议。会议要求,全体党员要深刻领会“有解思维”的实践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以“五个一”标准推动工作落实,切实将会议成果转化为推动行政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袁尚飞
我们党保持生命力的最主要法宝之一就是思想上的不断创新,有解思维就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意识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解”我理解的就是身为一名年轻的员额法官,在平日的工作中面临困难、问题时,在解决问题之前,我首先要弄明白案件的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问题我要准备些什么。确定问题后,要明确主要矛盾,同时运用合议庭成员、法官专业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等众人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解决案件问题。确定好问题解决思路后就是实际执行,要结合案件的具体实际情况去执行。最后就是总结反思在案件矛盾处理过程中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什么,收获的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在今后的案件处理过程中是否可以反复适用。
房朝军
面对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攀升、争议类型多元化的挑战,我们以“有解思维”直面症结,以效率变革推动行政审判质效双提升。一、在审前分流中“破局”,让诉前调解更高效。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以“如我在诉”的理念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对于一些行政执法中释法不到位、态度不好等可以化解的案件,立即开展调解工作,提高效率。 二、在庭审实质化中“解题”,让司法审查更精准。转变“卷宗中心主义”审理惯性,庭前争议焦点预判,梳理三大争议焦点,节省庭审时间。三、在判后治理中“疏堵”,让权益兑现更彻底。打破“一判了之”思维,判后持续跟踪,联合动态监测执行进度。
赵 勇
在日常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有解思维是推动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面对行政案件数量多、专业性强、协调难度大等挑战,我们不能被困难束缚手脚,而应主动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在处理复杂案件时,通过提前梳理案件焦点、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与法官密切配合,往往能找到突破口,提高案件办理效率。然而,工作中也存在不足。有时在面对琐碎事务时,会陷入机械性操作,缺乏对整体工作的统筹规划;在与当事人沟通时,耐心和技巧还需提升。今后,我将以效率变革为目标,优化工作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文书制作、资料整理的效率;主动学习新法规、新政策,提升专业素养,更好地协助法官开展工作;保持积极心态,以有解思维应对各种难题,为行政审判工作提质增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