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减少信访案件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1-02-18 11:14:02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当公民的合法意识受到侵害时,随时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地权益。但是,由于他们对法律程序理解不够完整,申请立案后利益不能即时得以实现,有些当事人存在“唯上唯古”心理,错误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其目的是给法院施加压力,制造影响,让上级领导和法院重视过问,求得问题得到解决。有的上访者反映了真实的情况,有的上访者想通过这一手段促使案件能够加速执行。同时部分执行人员凭借“经验”办案,政治、业务素质欠缺,有的执行人员不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在采取执行措施后没有做好法律解释工作,人为的造成执行过程中的矛盾上交,形成信访案件。

    针对以上信访难题,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经济的稳步发展,保障和谐社会发展。建议法院执行应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执行队伍素质,改善工作作风。不少案件,看似死案,该做的都做了,但好的执行方法往往能起死回生,这就要求执行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执行工作能力,执行措施穷尽、程序穷尽的同时还应做到方法穷尽。另外,执行人员在执行中充分注意文明执法,对待当事人认真接待,不讲不该讲的话、不负责任的话,避免因言语不当激发当事人的上访念头。

    2、提高审判、执行案件质量。实践中,部分信访问题的产生存在与案件审判质量有关,审判阶段的矛盾聚集到执行阶段,造成强制执行时矛盾激化,引起上访。故此,要彻底控减上访数量,必须提高审判质量。其次,要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强化执行期限管理,对待每一案件,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应盲目一律强制执行,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做到案结事了。

    3、加大执行宣传力度,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执行人员在办案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关的法制宣传,引导当事人正确地理解法律法规,正确地看待执行结果。要实行风险告知制度,让当事人对自己做出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避免当事人因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导致上访。

责任编辑:W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